找到相关内容104篇,用时3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我所认识的‘无量寿经’

    》明白的告诉我们,当真心起作用时,是‘一一切’。六祖惠能大师也说:‘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’,我们应时时提高警觉。怀疑别人,轻易判断别人为邪魔外道,乃是自己心中妄念作主,邪魔作了自己的主人,真正的...二十年的存疑逐渐消融。从那时起,我找到了人生的指路,而入宝山的路径也即将展现在我眼前。   循着电视中的线索,我与美国净宗学会联络,他们非常慈悲,毫不在意一位几千公里外唐突陌生人的请求,立刻邮寄来一大箱...

    李晓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75362398.html
  • 《坛经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

      常下心行,恭敬一切,远离迷执。(第21则)  除却从前谄诳心;除却从前嫉妒心。(第22则)  世间若修道,一切尽不妨。常见自己过,与道即  相当。  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。若见世间非,自非却  ...佛即众生。  自性悟,众生即是佛。……我是须弥,邪心是大  海。烦恼是波浪,毒心是恶龙。(第35则)  真如性净是佛,邪见三毒是魔。邪见之人魔  在舍,正见之人佛则过。  ‘性中邪见三毒生,即是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4863796.html
  • 好话一百句

    受者是。欲知来世果,今生做者是。 96.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。 97.智者知幻即离,愚者以幻为。 98.世间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 99.学佛的孩子不变坏,学佛的老人不痴呆,学...别人,就是善待自己。 4.  未必钱多乐便多,材多累己招烦恼。清贫乐道自在,无牵无挂乐逍遥。 5.  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,能受苦乃为志士,肯吃亏不是痴人,敬君子方显有德,怕小人不算无能,退一步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2975961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三]:戒酤酒、说四众过及自赞毁他

    ,所以明心的人,在真心内,绝无他人是非,是以不说他人过非。 六祖云:“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,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,他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过,但自却非心,打除烦恼破,憎爱不关心,长伸两脚卧。”...降毒龙,后酒醉卧地,虾蟆食其沫唾,佛言:“现在甚至虾蟆也不能降服。”我国仪狄造酒,禹辄疏焉。 若佛子,自酤酒,教人酤酒。 酤者卖也,自开酒店或酒厂,卖酒与,其过难量,违菩萨利他之行,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14520088164.html
  • “若离恶口,即得成就八种净业”

   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十二部经教,都是从性德流露出来的,契理。   【四。言词美妙。】   这是契机,让人家听到欢喜接受。契机契理的言语,才能广化众生。《坛经》上惠能大师说:“若修道,...、修道没有戏论。戏论与幽默不一样。世间的幽默,不见得是对对方、对社会大众有利益。而圣贤、君子所谓是“出言成则”,说出来的话都可以做为社会大众的准则,这就是“...

    净空老法师开示

    恶口|尊师|教育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19361995673.html
  • 《坛经》的现代价值

    ,当以戒为师,就更应该知道谦恭礼敬的道理。不要以自我为中心,视别人都不如我。六祖常常教诫弟子云:“常见自己过,与道既相当。”“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。若见他人非,自非既是左。他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过。”...别人令其改正,而不是宣扬别人的不是,若讲别人的不是,这种就不是真正的修行,因为“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”。可见一位修道者,同时也是个严持净戒者。  其三,在《坛经》中,有多处道出了严持戒律的精神...

    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1649637.html
  • 醒世诗集

    缠裹 不净内充满,无一是好物 我心如虚空,一切无所著 正使天欲来,不能染我心             ——《坐禅三昧经》   若修道,不言儿女情   若修道...觌面若不识,须再重头炼。 认自己错,莫论他人非。 他非即我非,同体名大悲。          ——宣公上 事事都好去,脾气难化了, 能不生气,就得无价宝...

    果斌敬编

    诗偈|格言|念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003918421.html
  • 佛陀教育的新时代使命

    的表率,这就是菩萨心、菩萨道。佛法无他,改正自身的毛病,就是救度一切众生。若一天到晚看别人的毛病,不但救不了社会众生,也救不了自己。六祖惠能在《坛经》中告诉我们:“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”,他见到世间...有分别,所以把一法界变成十法界;因为有执着,所以把十法界又变成六道轮回。小乘人破了我执就超越六道,大乘离开分别则超越十法界,这才是学佛真正的果报。清凉大师在《华严疏》中说:“三乘圣人(声闻、缘绝、...

    净空法师主讲

    |教育|净空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9/2237281209.html
  • 至理名言100句

    是。   96.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。   97.智者知幻即离,愚者以幻为。   98.世间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   99.学佛的孩子不变坏,学佛的老人不痴呆,学佛...就是善待自己。   4. 未必钱多乐便多,财多累己招烦恼。清贫乐道自在,无牵无挂乐逍遥。   5. 静坐常思己过,闲谈莫论人非,能受苦乃为志士,肯吃亏不是痴人,敬君子方显有德,怕小人不算无能,退...

    苏丹

    |格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2204012852.html
  • 切莫遗忘有三种

    末。心和影相,相差有天壤之别。)所以,如果只是一味向外观察、向外分别、向外攀缘,就是忘记自己,失掉根本。只有时时回光反照,才能修治身心,趣入圣贤之道。六祖说:“世人若修道,一切尽不妨,常自见己过,与道即相当。”“若修道,不见世间过。”“改过必生智慧。”这都是教人要反观自己,在自己心上修,不是在外相上分别、计较,不是光看别人不观自己,不是光教训别人不改正自己。 上古时代,都居于巢穴,...

    华智仁波切著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

    |念恩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0900263940.html